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日前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牵头单位——中国科协负责人对会议内容和主要精神进行解读。 问:这次是“科技三会”后全国第一个落实会议精神的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不久前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我们党关于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战略指南。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关于科学普及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示要求,回顾总结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全面深入落实新时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厚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问:如何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断?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普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要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定位科普工作,要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大局中定位科普工作,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定位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社会之基,是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源头活水。提升广大劳动者科学素质,加快打造一支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劳动者大军,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支撑。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消除封建迷信、伪科学、极端思潮滋生土壤,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和和谐稳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众基础所在。响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全面增强科普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生活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的必然要求。 问:“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哪些进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 答:“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跨越提升。一是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比2010年提高近90%,比2005年提高近3倍。二是科普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达标的综合性科技馆总数已达155座,同时还有50多座科技馆正在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国土、环保、林业、地震、气象等科普基地蓬勃发展。三是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条件大幅改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明显增强。“互联网+科普”成效初现,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科学普及传播。四是各地方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及时回应雾霾、核电站、PX项目等公众关注问题,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形成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各方共同参与的科普大格局。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虽然进步很快,但2015年我国的总体水平仍仅相当于美国1991年(6.9%)、欧盟1992年(5%)和日本2001年(5%)的水平,即使到2020年我国成功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也只是刚刚跨过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甚至30%的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 问:当前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困难有哪些? 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十年来,得到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总的来看,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明显“短板”,离中央的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还不到位。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往往被当做一项“软任务”,与科技创新相比,还远远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二是科普投入严重不足,许多省、市、县本级财政年科普投入不足1元,用延东副总理的话说,就是还不到半根冰棍钱。三是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科学素质虽然都在增长,但相互之间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城镇新居民、边缘和少数民族地区获取科学素质公共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四是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将科普排斥在外,科学家做科普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面对公众关切,科学家的“失声”,往往造成谣言泛滥传播,误导公众。五是随着新科技迅猛发展,公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科普的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等还不适应现代科普发展的需要,市场活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科普资源缺少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碎片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有效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公共服务。 问:“十三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十三五”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攻坚决胜,如期实现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落实各地全民科学素质共建的目标任务,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及丰富多彩的培训教育,广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坚决完成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 二是聚焦重点,带动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社区居民和农民为抓手,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以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关键,加强科学素质教育;以城镇劳动者和产业工人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 三是加快信息化,创新和丰富科普内容与形式。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以“科普中国”为切入点,创新科普表达方式和工作机制,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和精准服务水平。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发挥新媒体在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精细分类、精准推送方面的作用,推动科普信息在农村、社区、学校广泛落地。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促进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加强科普、科幻创作,以政策为导向,推动科普产业繁荣发展。 四是强化大协作,创新完善联合推动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科普传播协作工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补充作用和学会主体作用,将科学普及作为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是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推动政策落实。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工程,做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提升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鼓励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或展览馆,强化科普投入和条件保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建立第三方科普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问:“十三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在实处,我们将按照刘延东副总理在这次会上的指示要求,奋发进取、大胆实践,促改革、促创新、谋发展。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共建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科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科普产业发展政策,加强科普产业市场培育,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 二是强化政策导向,发挥科技工作者主力军作用。落实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政策激励措施,把开展科普工作成效作为与科技创新成果同样重要的考核内容,使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本职所在和自觉行动,对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面向全社会的科普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政策。 三是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打造信息化科普新引擎。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以互联网思维改造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分享的科普生态圈,促进颠覆式技术的迭代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强化科普传播协作,推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合作,形成具有强大活力和竞争力的科普传播体系,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科普精准化服务。 问: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中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履行什么职责? 答:刘延东副总理在这次会议上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指标同考核、同奖惩,把科普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 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增加对科普的投入。要按照国家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省、市、县各本级财政科普经费人均投入起码要达到一元以上。 问:中国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牵头单位,如何履行职责?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四服务”,即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三型”组织建设,即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接长手臂,扎根基层,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做好“两促进”,即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为此,中国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的牵头单位,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促进”要求,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特色,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是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开放优势,突出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跨界的特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贴近基层,服务民生,面向未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做好科普工作。 二是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枢纽优势,把各类科技工作者组织连接起来,把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连接起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平台优势,建立科学普及组织联盟,搭建科学普及的众创空间、传播平台、交流平台,做好服务,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国科学传播能力的快速提升。 科普部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