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市科协报送的《第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海青少年再创佳绩》的专报上作出批示:“可喜可贺!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供给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上海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也在专报上作出批示:“向取得大奖赛优秀成绩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市科协在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要注意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及积极支持科技教育的社会各界给予宣传和鼓励。”
今年5月,第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在美国匹兹堡市举行。由上海市科协选派的7位上海学生进入中国代表团,代表中国参加这一全球顶级青少年科技赛事,并取得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樊悦阳“山慈姑粗提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相关研究”项目摘得植物学科一等奖和学科最佳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张镜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张宇晖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顾燮然“谁是鼠大王—C57BL/6小鼠社会等级现象的发现及其规律初探”项目获动物学科二等奖;上海市实验学校王子卓“基于位权凸轮组合方式点显的盲文电子阅读器的设计”项目获嵌入式系统四等奖。有4位学生获得用自己名字为小行星命名的特殊荣誉。
近年来,上海市科协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积极探索新时代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新途径、新举措,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一是找准抓手。举办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机器人大赛、高校科学营等品牌活动,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吸引近30万中小学生参与,成为培育、发现、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二是协同协作。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以来培养了5批次333名学员,帮助优秀中学生走进高校,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究项目。充分发挥科协所属199家科技社团所具有的人员专业、渠道多样、机制灵活等独特优势,以校外促校内,以课外推课内,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改革。三是优化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特别是加大培训力度,改进评审选拔机制,在ISEF和学科奥赛等多项国际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据统计,2000-2018年,上海青少年在Intel ISEF大奖赛上共有50个项目获奖,有23位学生得以命名小行星。(上海市科协科普部 编辑:金哲亮)
上海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
|